“零排放”?工业水领域可能吗?

2022-10-26 16:16:09 admin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和部署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体现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未来趋势。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如果按照现有政策和技术水平,到2060年我国距离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双碳”目标倒逼达峰水平和排放路径,对低碳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推动着绿色创新技术、优化方案的发展。工业是碳减排关注的重点领域,必须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驱动下,工业废水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通过设备升级,采用新型节能高效的冷却塔、水泵等设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02

 

工业领域最大的耗水单元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水浓缩到一定程度需要排出浓水,补充新水,对冷却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可以增加浓缩倍数,节约水资源。因此,采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处理方式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减排也有重要意义。

03

 

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回用,对于一些水用量比较大的行业,中水回用在减少自来水使用量,降低水费成本方面将有很大的获益。报道称通过中水回用,一般工业行业可以实现60%~70%的废水回用,微电子行业的头部企业甚至可以达到80%,节约的水量相当可观。国家现在也在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到2025年建成若干国家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

 

目前,国内也建设很多工业零排放试点项目:

 

比如国家能源宁煤集团矿井水煤化工废水利用项目将矿井水和煤化工园区废水分开进行双膜法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

 

项目产生的浓盐水经膜浓缩和分盐后送蒸发结晶单元处理。项目废水排放量为2400万吨/年,其中回用水2376万吨/年万,副产氯化钠结晶盐3.71万吨/年、无水硫酸钠3.93万吨/年,产品盐回收率>85%。实现废水不外排,盐产品再利用。

 

国外为实践工业废水循环经济理念,专门成立了ZERO BRINE项目,采用溶气气浮 (DAF)、膜技术、混合床离子交换处理工业废水,并在荷兰、西班牙、土耳其和波兰四个国家开展中试。

 

在工业将大规模开展节能减排措施的背景下,一些产业预计未来将迎来大发展。

 

首先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节水领域,工业节能将从单纯的设备节能走向全流程的节能,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智能水管理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水等能耗的动态管理。

 

国家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

 

例如,某大型钢铁厂自备电厂因冷却水补水水质问题导致冷却管腐蚀穿孔、换热效率地下。通过智能循环冷却水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冷却水高浓缩倍数下的稳定运行,帮助节约工业新水14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6167吨。

 

另一方面,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市场很巨大,目前行业内仍在寻找新型绿色物理处理技术,希望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解决好冷却水结垢、腐蚀、菌藻等问题。

 

此外,工业中废水的回用处理中多采用超滤、反渗透等膜法工艺,未来膜法技术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一批从事膜技术集成和膜技术应用开发的专业化公司将随之崛起。

 

由中国膜工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荷兰阿姆斯特丹RAI国际会展中心、上海荷嘉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广东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广东水展)已经成功举办六届,是华南地区春季水处理行业的一大盛事。2022年广东水展将于3月31日-4月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开幕,2022广东水展将吸引800家展商、20,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参与。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和部署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体现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未来趋势。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如果按照现有政策和技术水平,到2060年我国距离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双碳”目标倒逼达峰水平和排放路径,对低碳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推动着绿色创新技术、优化方案的发展。工业是碳减排关注的重点领域,必须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驱动下,工业废水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通过设备升级,采用新型节能高效的冷却塔、水泵等设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02

 

工业领域最大的耗水单元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水浓缩到一定程度需要排出浓水,补充新水,对冷却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可以增加浓缩倍数,节约水资源。因此,采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处理方式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减排也有重要意义。

03

 

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回用,对于一些水用量比较大的行业,中水回用在减少自来水使用量,降低水费成本方面将有很大的获益。报道称通过中水回用,一般工业行业可以实现60%~70%的废水回用,微电子行业的头部企业甚至可以达到80%,节约的水量相当可观。国家现在也在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到2025年建成若干国家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

 

目前,国内也建设很多工业零排放试点项目:

 

比如国家能源宁煤集团矿井水煤化工废水利用项目将矿井水和煤化工园区废水分开进行双膜法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

 

“零排放”?工业水领域可能吗?

 

项目产生的浓盐水经膜浓缩和分盐后送蒸发结晶单元处理。项目废水排放量为2400万吨/年,其中回用水2376万吨/年万,副产氯化钠结晶盐3.71万吨/年、无水硫酸钠3.93万吨/年,产品盐回收率>85%。实现废水不外排,盐产品再利用。

 

国外为实践工业废水循环经济理念,专门成立了ZERO BRINE项目,采用溶气气浮 (DAF)、膜技术、混合床离子交换处理工业废水,并在荷兰、西班牙、土耳其和波兰四个国家开展中试。

 

在工业将大规模开展节能减排措施的背景下,一些产业预计未来将迎来大发展。

 

首先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节水领域,工业节能将从单纯的设备节能走向全流程的节能,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智能水管理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水等能耗的动态管理。

 

国家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

 

例如,某大型钢铁厂自备电厂因冷却水补水水质问题导致冷却管腐蚀穿孔、换热效率地下。通过智能循环冷却水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冷却水高浓缩倍数下的稳定运行,帮助节约工业新水14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6167吨。

 

另一方面,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市场很巨大,目前行业内仍在寻找新型绿色物理处理技术,希望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解决好冷却水结垢、腐蚀、菌藻等问题。

 

此外,工业中废水的回用处理中多采用超滤、反渗透等膜法工艺,未来膜法技术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一批从事膜技术集成和膜技术应用开发的专业化公司将随之崛起。

 

由中国膜工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荷兰阿姆斯特丹RAI国际会展中心、上海荷嘉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广东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简称:广东水展)已经成功举办六届,是华南地区春季水处理行业的一大盛事。2022年广东水展将于3月31日-4月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开幕,2022广东水展将吸引800家展商、20,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参与。

 


  水质、水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