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25-01-09 21:26:08 admin
城市生命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工程系统,涉及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桥梁等众多领域,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先进智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生命线亟需通过数智化的升级和赋能,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保障其服役安全性和抗灾害韧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基础上,我国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
倪虹说,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找准城市基础设施风险源和风险点,编制城市安全风险清单。
目前,北京、深圳等19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上线运行,上海、长春等21个城市项目落地实施,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认识一下我国城市生命线建设现状。
 

01

国家层面 | 政策出台助力城市生命线建设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18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风险防控、灾害防治、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工程抗震等安全技术和产品。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19年1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了《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19版)》,明确指出增加城市总体规划及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评价内容包括:制定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生产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防洪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消防规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专家论证评审和中期评估。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21年9月23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引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安委办函〔2021〕45号),该指南在梳理总结各城市安全现状和共性问题基础上,吸收了上海、南京、深圳、合肥、佛山、成都、杭州、烟台、东营等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实践的成果经验,着眼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力求突出前瞻性、实用性、操作性,明确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内容以及配套机制保障要求,突出平台建设中的政府统一领导和部门分工协作,确保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分两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初步完成对辖区内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城市洪涝等安全监测感知网络覆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第二阶段,持续拓展监测预警范围,完善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扩展至辖区内消防、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以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业务健全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持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22-10-28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刻吸取近期一些城市因强降雨和安全生产问题发生的重大事件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城市生命线工程国家政策汇总、各地实践路径及案例
2023年5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基础上,我国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
倪虹说,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找准城市基础设施风险源和风险点,编制城市安全风险清单。
 
2023年11月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本指南对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机制、风险监测、分析预警、联动处置、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定,其中风险监测模块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要求对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测;分析预警模块要求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对应指标计算出对应风险指数,以便发出不同等级的风险预警。适用于综合平台和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得益于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过去十年得  到发展,如家用消防烟雾报警器、智能门锁、水电燃气等智能仪表、监控摄   像头等设备已在城市普及,市场产值也将突破3000亿元规模。

   根据《指南》的要求,预警平台建设分成两步走,第一阶段主要是对城市生   命线工程和洪涝安全的监测,改革开放后,经过40多年的城市发展,城市生   命线系统愈加复杂,一些管网设备逐渐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构建感   知网络、监测预警系统成为第一阶段主要发力点

 

第二阶段建设重点在智慧消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灾情预警等领域的监控监测和应急处理。2016年天津港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20年浙江台州沈海高速液化石油气运车爆炸事故造成20人遇难,直接损失近1亿元;2022年五一前夕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53人遇难。
应对这些灾害事故,既需要技术装备、监控预警装置、防护装备、安全认证等工程措施以提升城市的整体韧性,也需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5G、地图定位等技术加强感知网络与应急平台建设。政府和各部委主导的“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智慧社区”“基层治理”等大型新基建项目规划的落地,为安防市场带来可观增量空间。
总结: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与城市应急安全应用融合是典型特征,许多龙头企业都将上游感知、通信元件与下游配套终端设备结合,输出一整套物联网智慧解决方案给政府及企业。
 智能物联行业的需求始终呈现碎片化、场景化的特征,如何满足个性化需   求,形成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建设需求,同时最大程度获得商业上的规模效   益,是对所有行业参与者的挑战。
 国家主推的城市安全监控预警平台,将城市治理能力和安全防控能力进一步   提升,将促进物联网终端和智慧城市、智慧安防、应急管理相关产业的快速   发展。在面向中小企业满足碎片化需求的同时,城市生命线和监控预警平台   的普及推广,也让行业看到一定程度规模化的可行性。
 
 

04

城市生命线各地方实践路径

 

  天津市在“十四五”期间将不断完善智能停车设施,推进市、区两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整合路内、路外公共停车资源,建立一体化智慧停车体系。加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建设智能供水、智能用电、智能供气监控、智慧化节能控制、智能充电桩系统,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应用领域。

  福建省厦门市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建设市级统一物联感知管理平台,支持面向城市治理、面向产业的多场景物联应用发展。推进市政设施、三水一气公共设施及地下管线等智能化物联感知终端部署,计划到2025年年底,完成市级智慧照明系统建设工作,推动各新城片区建设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的城市市政物联感知体系。

 

05

2023年城市生命线各地方建设案例

  

项目1:湖北省黄石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试点建设项目
金额3012.7322万元
黄石市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试点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横向联动市政公用相关的燃气、桥隧、排水、供水等,主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指挥中心、物联感知一张网、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一张图、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平台以及平台基础支撑系统,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图展示、一网统管”。(1)综合安全运行态势感知;(2)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应用;(3)运行监测补短板;(4)预警报警。

 

项目2:北京市通州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金额3473.887万元

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包括燃气、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电梯和综合管廊等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以及相关服务。

通过对监测覆盖的区域内燃气、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电梯和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实现覆盖区域内城市生命线的全面感知和监控;对现有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入库,结合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完善分析模型,优化系统智能识别风险的能力,提高系统预测研判的准确性;根据分析模型和辅助人工判定,对预警信息进行风险级别判定,并制定响应的应急预案,最终协同相关部门处理应急事件,并为应急事件提供一切必要的决策辅助。

 

项目3: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一期
金额7986.7122万元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一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及系统建设两部分。其中,系统建设依托省政务云进行开发设计,建设内容可分为“一个中心”“一套标准”“一套中台”“三方数据汇聚治理”“八大应用建设”和“一套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监管系统互通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即改造建设运行监测中心。

即建设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一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建设指南、运行维护指南、技术导则、数据标准、GIS数据维护更新规范、数据管理规程、物联网技术标准和监测设备技术标准等8个标准规范。

即建设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能力开放与共享平台。

从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宿迁、昆山共7个试点城市汇聚相关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第三方施工项目信息、行业监管信息以及监测感知数据,接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行业监管系统的数据,同步接入省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等部门与城市生命线相关的数据。

建设包括1个综合应用系统和7个专项应用系统。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全省监管一张图、综合统计分析、行业综合监管、城市生命线应急监管、通知公告和联络中心。专项应用系统包括燃气监管、排水监管、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第三方施工管控、供水监管、桥梁监管、道路监管等,新建统一门户。

即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测中心日常管理机制、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等。

 

项目4: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试点建设项目
金额采购需求: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及平台建设,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专题应用系统,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能力,建立“智能监测、分级预警、四级联动、依职响应”的安全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和“应急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权属责任单位、现场处置单位”四级协调联动响应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

 

项目5:安徽省芜湖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
金额(一)风险评估:(二)城市生命线监测感知网设备及施工:(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四)基础支撑系统:(五)应用软件系统:(六)系统集成:(七)其他技术服务(八)运营服务洛阳市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网)安全监测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建设管线安全监测服务投资回报率:5.950%

本项目选取特许权经营者,特许经营范围为洛阳市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网)安全监测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特许经营内容为在洛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对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桥梁、综合管廊等进行详查,并铺设物联网感知设备、建立数据库、打造智慧管网平台等,实现对城市生命线的安全监测。

本项目采用“在一定期限内,政府授予特许经营者投资新建或改扩建、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期限届满移交政府”的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内对项目拥有独家经营权利,根据特许经营协议进行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内,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对特许经营者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本项目采用使用者付费方式,由特许经营者向产权单位收取,服务内容有管线实时安全监测服务、基于大数据开发的其他服务等,以上服务内容均应在符合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性要求的基础上开展。

 

项目7:长沙市城市生命线管理系统(基础平台部分)
金额长沙市城市生命线管理系统作为长沙市城市安全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基于城市已有安全监测设备和平台的基础上,扩大和增加前端探测和感知设备部署范围,具备汇数据、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效果,建立建全安全监测感知网络,形成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标准,完善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加强城市生命线前端数据监测能力,便于管理部门监管与决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项目8:昆山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示范区建设项目
金额项目目标:采购需求:一、硬件部分:供水场景监测、雨水场景监测、污水场景监测、桥梁场景监测、施工场景监测、数据采集、政务云资源、数据专线;

<span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visibility:="" visible;="" font-size:="" 16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二、软件建设部分:模型开发、数据治理结果和模拟结果展示、日常业务处理、应急管理和知识库云系统建设、桥梁专项系统、管线交互专项系统、系统支撑底座、安全、运维。

 

 


  

联系我们